日常,因各种关系赠与财产,或同意赠与财产的状况很多,比如爸爸妈妈赠与子女房地产;友人间相互赠与礼物;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赠与灾区人民财物等等。这类赠与行为或赠与承诺,总是都是没书面赠与合同的,要么已经实质履行,要么还是一个口头承诺。然而双方因经济困难、纠纷等缘由,赠与人反悔索回赠与财物或不履行赠与承诺的状况也并不少见。
没签赠与合同,赠与人可以反悔
有时赠与人因欠缺慎重考虑等原因,就轻率地向其他人承诺赠与财物的行为较为容易见到,以致赠与人经过冷静考虑后,反悔索回财物或不履行赠与承诺的行为时常发生。这对不少受赠人而言,是很难同意的,明明都已经答应了,如何可以反悔?
事实上依据合同法规定,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,是可以撤销赠与的,即赠与人是可以反悔的。
但反悔是有条件限制的,只有在赠与人未实质将赠与财物送给受赠人时,赠与人才能反悔。比如甲口头承诺决定送好朋友乙一部苹果手机,事后发现苹果手机价格太高,遂反悔不送了,是合法的,是可以的。但赠与人已经将赠与财物交给受赠人的,即使赠与人反悔,受赠人也可以不返还赠与财产。
赠与人反悔,可以起诉
尽管法律赋予了赠与人反悔的权利,但在赠与人反悔时,假如受赠人已经为筹备同意赠与人的赠与财物,支付了肯定的成本或履行了肯定义务的,可以需要赠与人赔偿相应的损失。若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,受赠人可以起诉,通过法院诉讼的方法追偿相应损失。
比如上述甲乙的例子,甲没赠送手机前,可以反悔,但假如乙为拿到甲送的手机,已经搭车到了甲所在城市的,那乙就能举证需要甲赔偿车费损失及误工成本,协商不成的,可以到法院起诉甲追偿。
值得注意的是,对具备救灾、扶贫等社会公益、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,只须赠与人作出了赠与的承诺,双方之间就成立赠与合同,且赠与人就应履行承诺不能反悔。若赠与人反悔的,受赠人可以到法院起诉,需要他们履行赠与承诺。比如某企业老总丙向贫困山区学校的校长丁承诺捐款X万元修整学校,若事后丙反悔不履行捐款承诺的,丁可以采集证据资料到法院起诉丙,需要丙履行承诺支付X万元的成本。
当然了,假如赠与人的经济情况显著恶化,严重干扰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,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,受赠人不能强行需要赠与人履行赠与承诺。比如上述某企业老总丙因企业经营困难、资金断裂等缘由的,致使其经济情况显著恶化负债累累的,严重干扰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时,丙可以不再履行向丁捐款X万元的承诺,丁也不能到法院起诉,强行需要丙付款。
因此,没签赠与合同,赠与人又未将赠与财物送给受赠人的,赠与人可以反悔,但若给受赠人导致损失的,受赠人可以通过协商或法院起诉等方法向赠与人追偿。但对于具备救灾、扶贫等社会公益、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,如赈灾捐款,扶贫捐款等,即便双方未签任何书面赠与合同,赠与人未将赠与财物交给受赠人,赠与人也不能反悔,不然受赠人都可以委托赠与合同律师到法院起诉,需要赠与人履行赠与承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