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约不受法律保护。婚约又称订婚或定婚,是男女双方当事人以结婚为目的而达成的协议。订立婚约不是结婚的法定必经程序,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,完全以他们在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行为及结婚证书为依据。因此说,婚约不受法律保护。
1、恋爱与婚约
1.定义
恋爱,是指男女互相爱慕、打造两性感情的行为表现。在以夫妻感情为基础的婚姻中,是结婚的必经程序,且尽量地在结结婚以前,即先恋爱,再结婚。当然,并不排除先结婚,后恋爱。
婚约,是指男女双方以以后结婚为目的所作的事先约定,是男女双方在结结婚以前对婚姻的合意行为。订立婚约的行为,称为订婚或者定婚。关于婚约的性质,学术上存在较大的分歧。笔者觉得,婚约在性质上不是民事法律行为,而只不过民每件事实行为,附加在婚约上的任何违约条约,也都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。由于,婚姻自由是法定原则。
2、婚约的特点
1.婚约需要由当事人双方亲自订立且意思表示真实。
2.婚约当事人双方不能有法定的婚姻障碍。如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形。但因为婚约本身并非婚姻,因此,订结婚以后又与别人结婚或重复订婚者均不构成法律上的重婚。
3.婚约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。
4.婚约为非要式行为。当事人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订婚,凡口头、书面、仪式、交换信物等当事人认同的任何形式,都可视为婚约成立。3、国内法律对婚约的态度
1.关于婚约的效力
第一,国内法律对婚约既不倡导,也不禁止,这是为了保障婚姻自由。第二,婚约没办法律约束力,不受法律保护。如一方不愿履行婚约,另一方不能请求强制履行。当一方需要解除时,应当告知他们,但无须征得他们赞同,也无须履行任何法律手续。
2.解除婚约能否诉讼
虽然法律没关于婚约的规定,但在现实日常,因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,民间的订婚现象还是相当常见。婚约解除时,常常引发各种纠纷,因此,对婚约引发的有关问题要妥善解决。需要明确的是,解除婚约无须经过诉讼程序。婚约经双方赞同即可自行解除,一方需要解除的,仅需向他们作出意思表示即可解除,无须征得他们的赞同。